
创建用户画像,不应由一个或者某个单独完成,和用户体验地图一样,它一定是以小组的形式独立思考、展开讨论后,归纳总结得出的。也别想着一气呵成,用户画像本就需要不断完善迭代更新的,一气呵成的无非是在套模版罢了,毫无意义可言。
用户分析(定性)
用户分析是我们了解用户的第一步,通常我们从用户属性、用户兴趣、消费特征三个纬度切入,以下是我对这三个纬度的详细拆解。
用户属性,一般指用户的人口特征,包括年龄、性别、婚姻、行业等等。我上面列出的有很多,在做定性分析的过程中,你不必全部一一列举出来,只需根据你的产品的定位列举你需要的点,并在小组中进行讨论。
有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帮助你进行用户属性的定量分析,这个工具就是百度指数。其次,阿里指数电商行业用得比较多。假如你的产品是一款外卖APP,那么你找到竞品比如美团外卖、饿了么的用户属性数据会非常有帮助。你可以从定量中找差异,再找到对应的特征人群访谈。
用户兴趣,即用户的一些习惯、喜好、偏好。比如目标人群是女性用户,她们喜好上淘宝买粉色的衣服、看腾讯视频和芒果视频,那么我们设计中可以加入粉色元素,营销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在这三款APP上投放相应广告。
消费特征,则是用户在线上、线下进行消费行为的习惯、偏好、频次、金额、时间等。比如我们的产品是阅读类APP,而目标用户为一线城市上班族,他们总喜欢在晚上阅读看文章,那么设计上我们可以增加夜光模式。
我举的这些都是比较简单的例子,是为了说明通过用户画像分析,最后是如何影响设计影响营销等等。实际分析中我们需召集小组内所有成员,发散思维(不一定是头脑风暴,也可以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),深入挖掘用户需求、痛点以及用户目标。
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在品牌产品设计中确定用户画像的内容,纵览成功的产品案例,他们服务的目标用户通常都非常清晰,特征明显,体现在产品上就是专注、极致,能解决核心问题。比如苹果的产品,一直都为有态度、追求品质、特立独行的人群服务,赢得了很好的用户口碑及市场份额。又比如豆瓣,专注文艺事业十多年,只为文艺青年服务,用户粘性非常高,文艺青年在这里能找到知音,找到归宿。所以,给特定群体提供专注的服务,远比给广泛人群提供低标准的服务更接近成功。